今天的鱼口真是墨迹,逗钓都不怎么开口
深秋季节天气转凉,本来流感什么的病毒就很活跃,东营这边又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病毒肆虐,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抗击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就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市民们的觉悟也比较高,不到六点就到核酸采集点去排队,社区工作人员也很负责,六点准时开始为市民们采集核酸,秩序井然,堪称一景。
作完核酸天还挺早的,领导的太极队组织了参加小区和采集核酸的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公益活动,说是差不多七点能回来,因为默城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所以呢不怎么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那种呆瓜,比较孤僻的人,山易改本性难移,生来的骨头造就的肉天生就有咱们这么一号人,个性嘛,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只要不危及社会,不伤害他人,有自己的个性还是未尝不可的,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百花齐放总是春,一木独秀不成林。
先到地下室里将窝料收拾好,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自己珍藏许久的窝料大部分都见底了,传统钓很健身,钓获也可以,就是太费窝料,要想鱼上岸就得窝料换,钓鱼不打窝钓着也不会多。。。。心疼是有些心疼,正如同上战场杀鬼子需要子弹一样,窝料也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调制的这款窝料与昨天的窝料大致相仿,可能比例上略有悬殊差别,但都不是有意而为,基本上是四份酒米,四份粉料,外加两份泡制的老玉米以及小粮食,个人感觉在窝料上还是尽心尽力的,不然环城水系那么多钓鱼的人大鱼干嘛远远的跑到你这个地方来让你钓?你长的格外俊还是咋滴啊?
七点半才开始出门,家距离钓场也就是100来米左右,步行几分钟的事。
今天是人们上班的第一天,从今天的钓场上可以看出比前两天冷清了许多。
什么东西也是到了失去的时候才感觉珍惜,看到窝料瓶子见底了,就想起了仔细节约,这些天玩传统钓戳草窝子,打窝最少的时侯也要五六个,屌丝过王子的生活,太高调奢华了,今天咱们就只打三个窝子吧!
在一个站位上,扇子面打三个窝子,距离相对比较近,水深基本相仿,不用来回走钓,浮漂也不用调试,简单实用,是每一个钓鱼人必有的内涵,也是一个行为标准。
今天将大号朝天钩换成了小号朝天钩,这个钩子是几号的咱不清楚,但确实有点小,在后期的钓鱼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将鱼钓到半空中有四次脱钩的现象,一天当中有一两次脱钩不能说明什么,但这么高频率的脱钩跑鱼,确实说明这套钩子是小了,怎么办呢?
这套钩子不仅小,而且过于轻,昨天下午去小木桥测试了一下,只能将三颗漂豆压入水中,七星漂的基本功能丧失了接近一半,那当然是不行的,只能加以创造改良。
将钩子去掉,在主线上加一颗太空豆,剪一小块铅皮,不要太宽,绕到太空豆上,宽度与太空豆上下相齐最好,一开始想用咬铅的,但咬铅并不好往太空豆上夹,好不容易夹上,咬轻的时候夹不住,咬重了又伤线,而且重量也不好掌握,最后决定还是缠铅皮,缠铅皮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脱落,这儿需要做工要紧密一些的,尽量的做到密不透风,以减轻脱落的可能性。
很多朋友调七星漂喜欢浮漂调的比较高,钩不触底喜欢留2到3个漂豆,个人觉得没什么必要,因为七星漂朝天钩主要的作战领域就是钓底,个人从来没有用七星漂钓过浮,所以说个人认为水平外面的两三个漂豆是一种浪费,因为多年的钓鱼生涯,有很多个人习惯也是在逐渐形成与逐渐改良的这么一个过程中,比方说钓底这个问题,原先的时候就是认为铅坠重量大于浮漂的浮力就可以,至于究竟大多少还真没有关心过,随着陆陆续续接触了台钓和路亚等等钓法,慢慢的觉得这种习惯还真不能算是一个好的习惯,慢慢的也就试着在铅坠的重量和浮漂的浮漂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这就是调漂。
要知道七星漂调漂的意义没有台钓调漂的意义那么大,本来七星漂的浮力就不是很大,朝天钩在下落的过程当中也不需要过多的过程,我调的这一套七星漂,就是朝天钩不触底水面上剩一颗漂豆,个人认为这样也不影响朝天钩的正常使用保留了其基本钓底的功能,而且适量加快了下落的过程,在避开小杂鱼方面有一些考量,但效果远没有小杂鱼那么疯狂。
今天的鱼口相当相当墨迹,唯一的一个漂亮的送漂,就是发生在打上窝不到五分钟,还在调漂的那个阶段,剩下的时间,就是与那种嘟嘟抖两口就不再有其它反应的绵口现象作斗争了。当然啦还有那不胜其烦的小杂鱼,真的是要命,你不逗钩吧没有口,你逗钩吧目标鱼还没有来,小杂鱼已经等候多时了,进退维谷,不能自己。
看到上面这条鱼了吗?据说这就是电工的杰作,只是听说不见得对,说是受过电击的鱼会发生脊柱变形,大家可以看到这条鱼的脊柱有明显的弯曲,如果是我们人的话,这是重度残疾了。
作为一个骨灰级的钓友,有个麻烦事困扰我多日,不吐不快呀,很想请问一下大神,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解决?希望不吝赐教,默城在线等答复,先谢谢了。
就是我这条十米大炮也用了三五年了,修修补补现在还能用,虽然竿子软了点,但它有长度优势,自然不好轻易舍弃。
原先使用过程当中很少出现,现在说不定什么时候,换饵啊,换钓洞啊,就是竿子在竖立的时候,自己的各节会噗噗拉拉缩进来。
这点挺影响心情的。
本来这个传统钓就是收节拔节很频繁,但大部分都是后面这几节,所以说传统钓的竿子后面这几节永远用不过前面这些节,都在出出进进中磨损完了,正常使用时,前面这几节也就是换饵摘钩都不需要动的这几节一般都是要拧紧的,这就是传统钓法的基本用竿规律。默城也是这样使用的,竿子前面这几节,每次使用时都会加力顺时针方向拧一把,以前也是这么使用,没有发现退节退竿的现象,现在可好,一不注意竿子就自动收起来罢工不工作了,弄得人非常莫名其妙。
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呢?
现在说到竿子了,感觉有必要说一下长竿短线中的长竿作用,长竿短线一直是传统钓法中的一个标志性说法,只有长竿配上短线,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传统钓戳草洞的优势。
昨天用就是6.3m的竿子,感觉钓手与草洞之间的距离也够用了,然而这个距离是说你单手握鱼竿后部就这么一直挺着的长度够,可你不换手吗?不调整支点变幻姿势吗?不举竿换饵摘鱼吗?特别是中鱼后的动作,出于本能有一个后收的动作,等等,这一系列的动作就让够长的竿子显得不那么够长,一不注意钩子就有可能挂到草洞边上的草上,轻则跑鱼,重则就有可能就像昨天一样,整套线组都报废了。。。
长竿短线是绝配,是传统钓的优势部分,包含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在千百年来不断的磨练磨砺中存在下来的,是绝对精华中精华。
九点半了,玩了差不多有两个小时,钓了过两的有十条鲫鱼,小鲫鱼小杂鱼不算,感觉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好,顶多算是马马虎虎吧
鱼获放流,收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