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水温降低时钓手应该如何挑选钓点

钓鱼123姜丙利2015-09-10

一、早晚钓近钓浅

在初秋黎明时分或傍晚气温都会比较凉爽,而且近岸的天然饵料较丰富,所以,在这个时间段里鱼群会离开深水区域游向岸边纳凉以及到浅水区域来寻找食物。这样,每天的上午八点之前和下午的五点以后,钓者用断竿在近岸垂钓效果也不错。另外,如在闷热的天气里钓鱼,高温湿闷会造成水体缺氧,此时应将钓位钓点选择在离岸较近的浅水区,因为水体越浅含氧量越高,有利于鱼类呼吸,且浅水区天然饵料相对丰富一些,只要垂钓环境安静,像鲫鱼、鲤鱼、草鱼还是乐意到浅水区活动。

二、钓流水

一年四季,流水的含氧量都高于静水区且水温也较低,这是带有规律性的。初秋钓鱼常遇到的两大影响鱼类觅食的因素,一是水体温度高超过了多数鱼类的适应范围,鱼类常会感觉不适;二是闷热天气静水水体容易缺氧,使鱼类感觉憋闷难。这两点都会造成鱼类觅食量下降,而每年到了雨量充沛的时候,江河、水库、大沟、水渠的上游会向下游注入新水,使部分水体产生水流,流动的水体中由于含氧量充足、天然饵料丰富,水体上下对流快温差小鱼类会逆流而上觅食,所以,民间有“七上八下九归湖”之说,这时的鱼类显得异常活跃,食欲旺盛比较好钓。当然,垂钓流水有它别于静水的要求,要将钓点选择在能站住浮漂的缓流处、进出水口两边或洄水湾处。水体较清要略钓深远一点,水体浑浊的可以钓近浅一些。在浮漂选择、调钓、饵料状态的把握都要与水情合理搭配。

三、钓水草

钓鱼人有“一年四季不离草”的口头禅,它说明水草钓点的效果一般是较好的。因为茂密的水草区高温时能遮挡强光辐射,鱼群可以躲在水下纳凉,冬季可以在草下避寒,,再就是鱼类在这些地方比较容易知道食物充饥。所以,一般情况下水草区会成为垂钓者钓位钓点的首选。但是食物都有两面性,高温钓鱼不是任何天气任何时间段都适宜钓水草区的:

1、下雨天不钓草区:常钓鱼的朋友会发现,凡水草区多处于河流、水库的湾角里,这里一般多静水且背风,在高温酷暑时节的下雨天多低气压,由于地处背风风力较小,空气与水体受水草的阻隔,很难快速完成交换散发水体的热量,此时,水草区与明水区会出现明显的温差,鱼类身处其中会感觉憋闷,而明水区相比较来讲,风吹雨打散发热量快含氧量高,水体凉爽鱼类活跃,自然不愿意回到草区了。

2、晚上不能钓草区:大多数人都知道,水草白天在阳光的光合作用下会向水体散发氧气,而晚上则吸收水体里的氧气,这在盛夏初秋季节尤为明显。当晚上水草不再像水体释放氧气反而吸收水中氧气时,水草区内含氧量就会逐步下降;则另一方面,由于水草稠密比明水区散发热量慢,使水体温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两方面都会趋势鱼类远离草区。所以,夜钓的朋友选择钓点的时候,建议不要选择水草区。

四、钓下风口

初秋时节垂钓,在影响鱼类觅食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含氧量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如果水体的含氧量出现问题,就会影响鱼类的食欲,如果含氧量很低甚至会造成鱼类死亡。水体含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温度、水体与空气的接触置换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有关资料我们了解到,水温与含氧量成反比。而在下风口,那里风力会较大甚至水面有波浪,可以加大空气与水体的接触面,提高水体散发热量的速度,风力也会使水体的上下产生对流,调节温差增加水体的溶氧量,此时,鱼类的趋氧性会促使其向下风口处游动。再有一点,风力的作用还能将落入水体的天然饵料、浮游生物等食物源推向下风口,时鱼类流连忘返,所以,初秋在风力较小闷热天气垂钓,钓下风口比钓上风口效果会明显很多,这些也就是“秋钓浪”渔谚的原因所在。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