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水中的含氧量对鱼儿觅食影响很大

钓鱼123聂超群2013-01-21

垂钓与环境的关系

垂钓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工程。涉及气象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特别是环境的好坏,库塘水体含氧量的变化对垂钓成效的变数很多。垂钓者必须要有应对的能力,要认真掌握环境条件,针对天时、地利、水情、鱼情,加以调查、研究、分析、判断,采取应对的方法施钓。可是如今有些钓鱼爱好者,却偏重于自身条件,选购得心应手的钓具、装配灵敏度高的钓组、调制鱼儿喜欢摄食的饵料,钻研钓技等,这些固然都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环境条件,特别是氧对垂钓的影响,否则就会得不偿失。

库塘水体含氧的来源

鱼儿在库塘水中呼吸,首先离不开氧。这种氧不是空气中的气态氧,而是空气中的气态氧溶解在水体中的溶解氧。这种溶解氧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来自库塘水面浮游生物在光合作用下产生的氧;另一种是来自空气中气态氧溶解在库塘水体的溶解氧。由于空气中气态氧的比重比水轻,不能直接沉入水体内部溶解,只能在与水面接触时,通过扩散、混合、对流等方式,输送到水体的各个水层,形成鱼儿喜欢呼吸的溶解氧。所以,库塘中浮游生物的密度和空气中含氧量的密度,会直接影响水体溶解氧的含量,进而对鱼儿的供氧量产生影响和变化。掌握库塘溶解氧的来源和含量的变化,对垂钓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气温、气压与氧的关系

一般来说,空气中的氧分子越多,与库塘水面接触越广,被水溶解的氧分子就越多。在一口水塘里,溶解氧含量的多少,就环境而言,取决于空气密度的大小。空气密度大,氧气的比例就会增大;空气密度小,氧气的分量就会减少。而影响空气密度和含氧量的主要因素,则是气温和气压。

气温升高或气压降低,空气密度变小或溶解度下降,在同一单位时间,同一单位水体溶解氧的分量也会随之减少;气温降低或气压升高,空气密度大或溶解度增大,水体溶解氧的分量就会相应增加。所以,出钓时最好根据气温、气压与氧发生的变化去施钓,否则就可能钓不到鱼。

今年四月初旬的一天上午,本学院老年钓协组织一次钓鱼活动,报名参加垂钓者有50多人,在市郊一口养鱼塘中钓草鱼。那天气温36度,红日高照,没有一丝风吹草动,天气闷热,气压低,草鱼不愿开口摄食,直到午后一点钟收竿时,绝大多数会员未钓到鱼,大家纷纷议论说:“今天缺氧。”

过了几天,钓协又组织大家在这口养鱼塘中钓草鱼。因为头天晚上下了一场雨,是个雨转阴的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了,又在刮东北风,塘中氧气充足,草鱼在水底游动很活跃,争着摄食,参加垂钓的50多人,在上午11点钟收竿时,每人都钓到了鱼。最多的钓了5条,最少的钓2条,皆大欢喜。事实证明:钓鱼跟氧走,就能“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垂钓与水温的关系 据资料显示:水温在8摄氏度以上,鲫鱼会自由摄食。水温在15摄氏度以上,草鱼会自由摄食。水温在15~30摄氏度之间连续几天保持水温稳定最适合鱼儿摄食,有利垂钓。但昼夜温差大的天气则不利于垂钓。因为鱼是冷血变温动物,它的体温跟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只有气温达到相对稳定时,水温才会跟着稳定,鱼的体温也会跟着稳定下来,此时才会自由摄食。所以在温差大的天气或时段鱼儿不愿摄食,自然不利于垂钓。

一般说来,昼夜温差春秋两季在4~6摄氏度,夏季6~8摄氏度,冬季2~3摄氏度之内最适合垂钓。在盛夏初秋库塘水体会出现上暖下凉;寒冬季节,气温低,地温高,水体下暖上凉,由于水体氧气不匀,也不适宜垂钓。只有水体温度保持正常,气温超过了鱼儿摄食的温度线(一般为15度),溶解氧在水体实现上下对流,供氧较好的状态时,才有利于垂钓。

多年来,我针对气温、气压与溶解氧量的变化,在垂钓中采取如下几项应对措施:

(一)在有利的季节或时段进行垂钓

每年从春分到霜降,凡是风和日丽,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水温稳定的天气或时段,我都会和钓友结伴外出钓鱼。因为这种天气,库塘水体含氧量较高,鱼儿在水里较活跃,摄食力强,有利垂钓;在气温高,气压低的季节或时段,一般不外出垂钓。因为这种天气库塘水体含氧量少,鱼儿在水里不大会游动觅食,不利于垂钓。我常常和本学院的老付、老王二位老钓友,到郊外垂钓。出钓前,我们都有看天气的习惯。三个人互相商量,约定出钓的时间。若遇天气突变,就会改变出钓的时间。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样看准天气外出垂钓,每次都能钓到很多鱼。

(二)刮东北风的天气好钓鱼

空气中的氧只是在库塘水面进行溶解。由于氧的比重比水轻,大量的溶解氧停留在水体上层,因此水体上层有氧,下层少氧或缺氧。而东北风受东北冷湿气流的影响,气温却会偏低,气压便会偏高增加氧量。同时,风吹浪打,搅动上、中、下层水的混合。把上层水体的溶解氧,带到中、下层,改善中下层水体的含氧量,供鱼吸氧所需。因此,有利于垂钓。

(二) 深浅水位交界处,进、出水口好钓鱼

库塘深浅水交界处,光线较强,溶解氧的含量较多。同时,塘主喂鱼饲料,一般都是在岸边。浅水域漂浮的食物较多。鱼儿觅食的习惯和路线,是从深水处到浅水处。这样就能满足鱼儿一要呼吸,二要摄食的需要。所以深浅水位交界处好钓鱼。

再说进水口流入的新鲜水含氧量较多。出水口由于水的流动,使库塘水体交流,改变了含氧不均的状态。当鱼儿在进水口或出水口游动时,享受的是氧,所以摄食频繁,上钩率高。

有一次我和老付、老王两位老钓友,同在郊区一口混养鱼塘中垂钓。此塘鱼的密度大,时值春末夏初,气温28~34摄氏度,是个钓鱼的好天气。我在进水口垂钓,老付在出水口垂钓,我俩人频频上鱼。考王用长竿钓塘中深水域却没有钓到一条鱼。事实证明:在春末夏初季节,浅水域比深水域好钓鱼。

(四)库塘水质差不好钓鱼

库塘水质的好与坏,对含氧量产生直接影响。好的水质是:1.清洁,无含磷量高的水注入;2.浮游生物适量,有利于溶解氧;3.水体含氧量充足。但是,农村许多养鱼塘,塘主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往往大量放养鳙鲢鱼,培植满塘的藻类、浮游生物、放入人畜粪便喂鱼,把塘搞得又肥又脏。这些物质与水体的氧分子进行化学反应,水的酸碱度发生变化。水质变差,水体缺氧。鱼儿因缺氧容易在水面上浮头,难以开口摄食,所以不好钓鱼。

(五)钓鱼跟氧走,有科学道理

综合上述,库塘水体溶解氧的输送方式,气温(水温)、气压的变化,形成水体含氧量的变化以及水质、温差、刮风、下雨的天气与水体氧的含量对指导垂钓所起的作用,说明因氧施钓,很有实用意义,因此,钓鱼跟氧走有科学道理。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