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岛根钓黑鲷
马友学名四指马鲅,或四丝马鲅,也称为印度鲑,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马鲅科的其中一个种,主要出现在沿海水域,松散浅泥底,水深0-23米可以找到;群栖性鱼类,常成群洄游,有时游入河口或红树林内觅食;成鱼捕食虾和鱼体延长而侧扁,长可达到约2米的最大长度;为热带沿海洄游性鱼类;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并常成群涌向潮间带觅食;钓这种鱼要使用钢丝前导,以防磨断。针对马友作钓选择了水面系饵,大波扒,大铅笔等,由于在防波堤上操作,为了有利于弓鱼和远投,选择了直柄大根竿,线组配了8编pe2#,4000轮。
黑鲷钓的比较多了,就去年入冬开始都已经陆续钓到不少,个头都不小,在中国东海海域都有这种鱼;学名黑棘鲷,属于热带、温带沿岸杂食性底栖鱼类,喜栖息在沙泥底质水域;春季到初秋为其产卵期;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强;水深3-50米都能找到。针对黑鲷作钓,因为要探底钓,所以选择了比较熟悉的小胖(潜深3-5M),大型沉水游泳饵,沉水铅笔等,线组选择了8编pe1.5#,前导10#碳,枪柄黑鲷竿,ABU海用水滴轮及鼓轮。
我、麦克、小林,早上出门艳阳高照,一行人直奔码头,登船前往钓点,船上咨询了一下最近钓况,结果出乎意料,马友还未曾露面,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到了计划好的钓点位置,扎营组装钓具。
下午按照作钓计划,先行集团作战方式进行作钓,3人一字排开,在同一水面使用水面系饵进行快速抽动,打水引鱼,许久一直未见马友露面,三个人却都累的差不多了,大家商量下,换装备改钓黑鲷,但直到傍晚还是收获甚少,也未见黑鲷的踪影,只有小林中了石斑一尾,约2斤多;天气也起了变化,阴阴的下起了小雨,赶紧撤吧。
次日凌晨5点,天气变化较大,气温下降明显,风力加强了很多,钻出帐篷,浑身冷的打颤,已经开始准备潮涨了。恢复了体力继续作钓大马友,找了大概1个小时,马友还是没见踪影,郁闷。经过讨论后,决定改钓黑鲷,这是我们的第二目标鱼,三人分别换上了12G、17.5G、28G的crank,按照对黑鲷的分析,终于在7时半麦克先中了,正是目标鱼,将近5斤的黑鲷出水!接着小林中了石斑,开始了,我也中鱼了,又一条石斑,快找目标鱼!潮水正合适!流水稍有些急,按分析要贴边找,略作调整后,3个人马上行动。好消息有了,我的竿子弯了下去,目标鱼找到,一条5斤的大黑鲷出水。之后3人连续中鱼,到9时半我们一共收获了非目标鱼石斑10条,大黑鲷2条。这次没找到马友,略有遗憾,但黑鲷还是有。
总结这次的钓行,对马友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有待进一步学习了解;至于黑鲷,个人认为天气变化起了很大作用,前期钓获甚少因为天气比较闷热,东风2-3级,水流很急,鱼儿躲在洞里(钓不到,并不是没鱼,而是鱼不愿动),活性比较低;第二天天气转变,风力加强至7级左右,阴天,北风,结合潮水的变化,鱼的活性增强。
话说回来,对钓场的分析准确也是关键;另外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该休息就得休息,保存体力,到时机成熟则顺理成章,收获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