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垂钓中哪些现象表示已经有鱼进窝呢?

钓鱼123签约钓手_鳑鲏2015-11-21

在日常垂钓中,我们信心满满的抵达钓场,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开钓,打窝子,抛竿,一丝不苟。但是没钓多一会儿,却是无鱼问津时,我想大家都会很急躁。更有甚者,一看鱼不开口,就疑神疑鬼的急忙更换线组,重新调钓、重新开制饵料调整味型比重等等。结果一天垂钓下来,饵盘上一坨坨五颜六色的饵料却比鱼护里的鱼还要多。

其实我认为,遇到鱼不开口或是浮漂没有什么明显动作时,钓手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通过仔细的观察周边钓手的情况,和自己窝点的情况,甚至很多水面的细节来判断自己的窝子中到底有没有鱼,只有当窝子里有鱼时,才有可能钓到鱼。当我们确定有鱼进窝之后,再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和往日的经验,来慢慢进行测试鱼口的工作,才能达到渔获丰收的结果。如果我们仅仅是发现问题以后就盲目的进行调整,真的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窝中到底有没有鱼呢?下面我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同时希望各位有好的经验和心得也能共同交流探讨!钓鱼之家原创文章。

123

1、观察水面是否有鱼翻花

我们在垂钓中,需要时刻留意钓点附近的水面。风平浪静的天气下,如果发现水面有水波纹交织、水花翻动或是突然有较大的涟漪时,这些现象说明钓点周边的中上层水域有鱼类搅动水面或是翻花。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其实是很容易区分开大体型鱼类和小体形鱼类翻花的。

当我们确定钓点周边有大体型鱼类翻花之后,要进一步尝试区分它是不是我们想要垂钓的目标鱼,因为水表的鱼类翻花多是中上层鱼类,假如我们想要垂钓中下层的鲫、鲤等鱼类时,成群的鲢鳙鱼闹窝是令钓手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鲢鳙鱼在水表翻花时通常会把半个身或是背鳍露出水面,之后头部入水时会发出沉闷的“咕咚”声,泛出的水花偏大,过程快。有时鲢鳙鱼还会用尾巴“啪啪”的击打水面,声音相对小且清脆,泛起的水花小。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有较多的鲢鳙鱼浮在水表面时,经常会突然加速的在水面上互相追逐,搅动的涟漪非常明显。钓鱼之家原创文章。

鲤鱼翻花会跃出水面,有时甚至会整个跃出水的表面,这有点类似于鲤鱼跳龙门的现象。当它入水时由于尾部击打水面会发出极大的“啪啪“的声。

当我们发现有鱼类在钓点周边翻花时,就要提起精神来准备战斗了。

123

2、观察水的浑浊度和水草

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俗话说“水清则无鱼“,浅水区域里,有鱼群聚集的地方大多水色会相对浑浊一些。首先相对浑浊的水体,会保证水底光线较弱,鱼类可以较好的隐蔽自身,不会被掠食者捕杀。其次是因为鲫鱼、鲤鱼这类底息鱼一般都是在水体的中下层游动的,常常在淤泥中掘食、搅动,会使得水底的污泥被搅动起来。

当我们在浅水区域垂钓时,尽量挑选光线较弱的暗水区、水色相对浑浊的区域,这些都是渔获的保障。

有时我们野钓中会选择有水生植物的周边作为钓点,这也就是“钓鱼钓草”的原因。水中有比较密集的水生植物时,鱼类藏身其中,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屏障。同时水生植物有极强的光合作用,为鱼类提供氧气。一般来说水生植物较为密集的地方,鱼类的可食用的美食也是最多的。

当我们选择有水草、水葫芦、浮萍甚至是树枝等杂物等钓点做钓时,鱼类游动时会使得这些植物晃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钓点周围是否有鱼。

213

3、观察鱼津和浮漂动作

“鱼津”(鱼星、鱼泡、鱼筋儿)是鱼呼吸或者游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通过观察鱼津来判断窝中是否有鱼时,首先要学会区分“鱼津”和地津。地津通常是水底淤泥、杂物、沉积物等等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当高温季节来临时,由于水温的升高,水底沉积物会加速发酵耗氧的过程,同时产生沼气甚至一些有毒的气体,这就是导致水底缺氧和鱼类起浮的一种原因。钓鱼之家原创文章。

一般情况下,“鱼津”通常大小比较均匀,因为鱼类自身有粘液的存在,所以“鱼津”相对于地气而言不宜破裂,位置也不固定。沼气的气泡大小不等,当露出水面以后比“鱼津”容易破裂,且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当我们垂钓时,如果发现窝子周围有慢慢移动的“鱼津”时,一定要提高注意力,这是战斗打响之前最好的提示!当我们发现钓点周围有点点“鱼津”时,浮漂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体现。这是鱼类在窝子中游动、煽动鱼鳍搅动水体甚至是鱼体蹭到钓线的漂像动作。比如,突然的黑漂、浮漂缓慢的上浮或者下沉、浮漂连续的颤动、抖动,均是代表窝中有鱼的表现。

我们发现浮漂出现动作之后,需要迅速的尝试区分,是闹小鱼、鲢鳙闹窝还是我们期待的目标鱼了。

当闹小鱼时浮漂会出现反复上浮下顿感,哆哆嗦嗦等非常不稳定的漂象,但是我们提竿刺鱼时往往没有中鱼的感觉,这时多是代表窝子周围没有聚集到我们的目标鱼,需要继续尝试诱鱼进窝或是直接更换钓点。

当鲢鳙鱼闹窝时,我们提竿刺鱼会偶尔锚到鱼体,当浮漂出现标准的顿感动作时,虽然没有中鱼的感觉,但是偶尔子线上还会带有粘液,这是鲢鳙鱼闹窝比较好的一种证明。发现鲢鳙鱼闹窝时,如果它不是我们的目标鱼,我们就要通过调整饵料的味型刺激、调整饵料的雾化程度等操作了,甚至如果发现是一群鲢鳙鱼闹窝时,还需要停止垂钓,等窝子中高度雾化的饵料散去,鲢鳙鱼离开窝子之后,我们再进行垂钓。

当浮漂出现标准的顿感动作时,我们尝试提竿刺鱼,有中鱼的感觉,但是很快脱钩,或是挂到鱼鳞等等现象时,这些有可能是我们的目标鱼,我们需要考虑饵料味型、饵料状态甚至是浮漂的调钓准确性了。

4、观察小鱼闹钩的情况

以笔者的垂钓经验来看,尤其是野外垂钓时,同等大小个体的相同鱼种,往往会成群聚集,尤其是当这种鱼类体形较小时更为明显,因为这种聚群的行为是生物躲避天敌攻击的一种有效手段。小鲫鱼是最爱聚群觅食游动的,但是比较大个体的鱼习惯单独行动,因为个体越大的鱼对食物的需求量越大,与其它个体的鱼在一起活动、觅食的话不容易吃到足够的食物。这是我们在野钓时经常发现的,往往小鲫鱼进窝就是一群,而相对大一些的鲫鱼、鲤鱼则通常是偶尔才会碰到几尾。钓鱼之家原创文章。

当我们在野外垂钓大体型目标鱼时,往往先要经历的是蝗虫般的小杂鱼闹窝,这时的漂像会非常混乱,使人心烦意乱。但是笔者的经验是: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包括天气因素、钓位因素、饵料因素、浮漂调钓等因素)没问题时,一定要沉住气,即使小杂鱼闹的再疯狂,我们也要尝试垂钓一段时间,通过不断的抛投饵料来诱惑大体型目标鱼进窝。当我们发现原本混乱的漂像趋于安静时,一定要盯紧浮漂,打起精神,令人激动的目标鱼很可能已经到窝子周围了。

213

上面介绍的内容,是笔者判断窝子中是否有鱼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同时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我由衷的希望您能够分享给大家,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钓鱼之家原创文章,任何公司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大家有任何不同意见或是疑问,欢迎在原帖:《如何判断窝中是否有鱼》中跟帖,大家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