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渔具企业现状
由于通胀、气候异常以及汇率变化,2011年中国渔具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1年1-8月中国国内市场状况惨淡:
与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气候变化相反,中国内陆在2011年上半年遭遇了致命的大面积干旱。中国五大自然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严重缺水,中小湖泊干枯,鱼类死亡无数。自然水域鱼类数量下降,数年内将无鱼可钓。干旱导致粮食减产,农副产品(鱼饲料)涨价使鱼类养殖业萎缩,鱼价上涨,在收费钓鱼的水库和人工钓场,钓鱼收费涨幅在30-50%。这种状况使得中国占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钓鱼人的钓鱼次数减少,这意味着国内渔具市场的消费总额减少。
此外,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导致了材料、人工、能源等价格上涨并推动了渔具产品的价格上扬,这给已经缩水的消费群体增加了负担。由此导致的中国国内渔具市场的整体销售额保守估计下降20-30%,部分产品的销售额客观估计下降40%。已经经营了近20年的中国渔具产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1年1-8月中国渔具出口状况堪忧:
以民营为主体的中国渔具制造业遭遇着“三荒两高一低”,即用工荒、用电荒、用钱荒,成本高、税负高以及利润低。
在众多制约中国渔具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原材料成本上涨被公认为当前面临的首要挑战。仅以由日本进口的碳纤维为例,从2010年10月计算共经历了去年10月、12月及今年3月、7月的数次涨价过程,涨幅如下:24T上涨25%,高碳上涨40%,其他原材料平均上涨8%。
招工难和工资上涨:
中国渔具制造业的工人工资自2010年10月至今分三次调整了工人工资,每次的涨幅在0-15%,而2010年工资的年涨幅在30%,这就十分可观。在中国渔具生产基地中国威海市,渔具工厂的熟练工人以计件方式(当然还有底薪)的优秀者,月工资可以拿到900美元。但即使这样,招工仍然十分困难。2011年7月,威海一家原本百余人的渔具工厂,由于用工荒而导致最后只剩有两名工人,不得以将海外订单转移后关闭工厂,另一家来自韩国的工厂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税负重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2010年一季度,49.9%的企业认为税费、社保等负担过重是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仅次于人工成本上升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
融资难和融资成本上升,是民营企业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据统计,我国80%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30%的中小企业资金十分紧张,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通过自筹或地下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调研中90%以上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有观点认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的困难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
企业期望明确汇率预期: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带给企业的出口利润在持续下降,企业的自身消化能力不断减弱。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以2010年为例,2010年的最后一天,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为6.62,创下“九连涨”的记录;进入2011年8月后人民币升值呈现加速态势,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正式迈入6.30的时代。
但大多数企业认为汇率问题不是影响企业出口成本的主要因素,很多企业甚至认为可以承受一定幅度的升值。如有些企业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一些企业则采取年初和年终预期汇率的平均值。事实上,从2005年7月到目前,名义汇率升值23%,出口不仅没有降低,而是增长更快,而且不断创新历史纪录,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也在2010年7月创了出口历史新高。这表明,我国出口企业产品价格在国际上仍然具有很强大的竞争力。
企业更希望汇率有一个明确的趋势和预期,这样企业的合同谈判和签署比较方便,企业担心的是汇率不确定,合同价格无法确定。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预期是因为汇率升值没有达到市场认可的均衡水平,在这种状况下,又有谁会说得的清楚?
中国在渔具产业上的相对优势至少能保持五到十年
由于受到原材料、人工费及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渔具出口产品价格较年初涨幅如下:钓竿上涨8%,高碳钓竿涨幅25-30%,渔轮上涨10%,其他诸如渔具配件、服装类产品的出口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来自国内的压力也有增无减。“三荒两高一低”以及人民币升值,都在削弱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越南等成本更低国家的消息频频传出。
虽然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了订单转移,中国的渔具制造却很难被代替。在中国,渔具制造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在其他国家短时间很难解决。对于渔线轮和钓竿等主要产品,即使生产也会带来成本的大幅提高。另外,中国工人的生产效率也要高很多,其他地区需要生产75天的订单,在中国往往只需10到15天。
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相对优势至少还能保持五到十年。短时间内很难找到一个或一组国家,在经济条件、劳动力素质、基础和配套设施、政策支持等方面均与中国相当,以替代中国制造业的地位。在目前的成本上涨中,相当一部分会通过涨价的方式转移到发达国家消费者身上。
在困境中生存和发展
2011年中国渔具制造产业采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应对国际和国内市场状况的变化。
降低流通成本,改革营销格局
与十余年前的欧洲渔具市场发生的情况类似,中国渔具营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避开批发商,产品对接渔具店的直销企业越来越多。渔具店的利润约保持在20%。为维持长久以来制造商与代理商所构建的依托关系,有些企业采取了部分产品直销,部分仍保留给代理商的阶段式做法。而面对2011年生存环境的恶化,批发商们拥有由于长期面对市场的经验积累,开始逐步减少原有的批发业务,转而设计、寻求代工、制造自有品牌产品;由于其长期贴近市场的优势,产品将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是被欧美主流市场证明行之有效的作法。对于依赖专卖店销售的企业,由于布局受到地区性的限制,上述办法也值得借鉴。
建立电子营销网络
部分知名企业已经开始建立企业产品的电子营销网络,并已初获成效。企业建立电子营销网络的特点是利润分享,由于流通成本基本是零,由此增加的利润可以与消费者分享。电子营销网络不受地域限制,可使销量大增。换一个说法是利用现代的营销媒体改革营销网络。
中国渔具平面媒体广告量世界第一
为适应中国国内市场平淡的状况增加产品销路,2011年中国渔具平面媒体广告创纪录的剧增。仅以2011年6月份和7月份的统计(8月份的杂志还没完全收到)8家媒体,6月份共计刊登了725版整版彩色广告,而7月份的数据是769。其中仅一家杂志的广告数量分别是220版和242版,几乎变成了广告专版而不是杂志了。对于遍布全国的钓鱼比赛广告的数量则分别是77版和72版。我敢断言,在专业媒体的广告量属世界之最!
钓鱼消费展览会呼之欲出
中国共有8家渔具平面媒体,一半以上通过杂志自己邮寄到批发商、企业和大型渔具店,这些杂志发行数量大多不足一万册,钓鱼人很难看到;另一方面中国目前还没出现真正单一的钓鱼消费展览会,在市场上,钓鱼人和企业都需要纯正的消费展,而在美国已经成功举办了64年。可以断言中国的钓鱼消费展览会将会在近年内火爆。2012年,在全国(如北京)各城市都会出现钓鱼消费展。这将是活跃市场,直面钓鱼人宣传品牌,普及钓鱼活动的绝好窗口而受到欢迎。
企业整合迫在眉睫
仅以在拥有600余家渔具工厂的威海为例,面对2011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人们在探索和实践着新的思路,这非常值得借鉴。
小厂接大单
面对单一的、互不往来的单一企业行为将很难面对“三荒两高一低”的困境。近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的规模越大,生存环境将越恶劣。经历了20年拼搏建立的600威海余家渔具工厂将在新的十年中发生巨变。曾有识之士断言,几年内除去两家拥有1000人以上的工厂之外,威海将不会出现新的500人以上的工厂,200人的工厂将不会超过5-6家,100人左右几十家,而几十人的工厂将会越来越多。
小厂如何接大单?
我们需要的小厂是专业化越来越精的小厂,比如钓竿制造的卷竿、缠绕、固化、打磨、涂复、装配、检验、包装等工艺流程分配到专业化的小厂加工。多家小厂整合成一个强大的钓竿制造联合体,而每一家小厂都有单独接单和设计能力,由于专业性强,每一道工序的工艺将会达到高质量水平,保证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当然,选择兼具强有力的整合与组织能力的人是关键环节。由此而来小厂的生存能力将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跨洲制造的美国波音飞机。
研发个性化的高端产品
钓竿的制造受制于日本生产的碳纤维。制造附加值高的渔线轮和高碳钓竿,特别是个性化的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钓竿一直以来深受市场追捧。威海也出现了专门制造高档路亚钓竿的企业。实践证明制造高端产品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远强于制造大路货的工厂。很遗憾,目前尚未发现以高超手工艺制造的产品问世。
主动向海外出击
实践证明抛开中间环节,在海外建立营销公司,不失为好办法。我了解到在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地都有中国渔具企业正常运转。利用在海外销售中国产品时,我们会采取以品牌为主体的销售方式,以取得产品产业链中的最大利润。特别是在近几年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地,中国渔具的品牌直销将是品牌产品极好的切入点。这就要求随时掌握市场动态,适时跟进,市场往往以先入为主者最得利。如近期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临近墨西哥建立的“帝国区域中心”项目,投资者可享受使用免税加工区方便向墨西哥出口,有兴趣者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