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实战分析鱼不咬钩的原因
上午我上鱼,下午你上鱼。老张和老李两个人同去一处野塘垂钓,该野塘里只有鲫鱼和黑鱼。下竿之后,老张很快就钓到一条小黑鱼,可是后来很长时间都没再上鱼,整个上午只收获这一条小鱼:而老李却在上午钓获两条黑鱼,还有20多条鲫鱼。
到了下午,情况发生了逆转。老张钓获20多条鲫鱼,而老李仅收获两条小鲫鱼。老李跟老张开玩笑道:“今天是上午我上鱼,下午你上鱼!”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是一口南北走向的长池塘,两人各坐一端,正好分坐正南、正北两个方向。上午刮南风,老李在下风口;下午刮北风,老张在下风口。钓鱼人都知道下风口处好上鱼,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比赛的教训
前几年,一位老年钓友去参加市里举办的钓鱼比赛。为了取得好成绩,他特地学习了台钓的相关技巧,并于赛前连续试钓三天,发现台钓的效果确实不错。他很高兴,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在比赛中会取得好成绩。谁知事与愿违,比赛时他的钓点居然无鱼问钩。他百思不得其解,赛后去询问他的台钓老师。老师问他:“别人用的什么饵?”他说:“组委会给每人发了一团原塘饲料,别人都是用的这种饵料。”“你为什么不用?”“我认为台钓饵料比原塘饲料要好,就没用组委会发的饵料。”老师叹口气道:“只怪我没告诉你,原塘饲料是最好的饵料,因为塘里的鱼吃惯了。你不用,所以会吃亏。”他听后恍然大悟。
塘主没做手脚
金秋时节,天气多云,气温20摄氏度,北风2级,正是一个适合钓鱼的好天气。可就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和三位同事钓了大半天,每人只钓到一条鱼,于是有人怀疑塘里没鱼,有人怀疑塘主做了手脚。可是我心里清楚,塘主是我的一位学生的家长,为人很正直,他说塘里有鱼,我绝对相信,而且他绝对不会做手脚。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鱼不上钩呢?
我曾多次遇到过这种情况,有过深刻的教训,知道是怎么回事,便叫大家来看看我们单位所在的方向。这口鱼塘据我们单位并不是很远,天气好的时候能够清楚地看到单位大楼,而此时大家却表示看不清楚,塘主也很诧异。于是,我向他们解释道:“这种天气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并不怎么好。天空中总是灰蒙蒙的,好像笼罩着一层薄雾,其实那并不是雾,而是霾。有霾的天气,特别是浓霾天气,气压特别低,鱼很难钓。
由于我在这方面吃亏很多,因此每次出钓之前,我总要看看大气的能见度。如果天是灰蒙蒙的,那很可能是霾,这种天气我一般不会出钓。不过,雾和霾在早间时段是难以区分的。
迟到的信息
有一次,我和几位钓友前往一处十分熟悉的农家鱼塘钓鱼。由于人熟、场地熟,我们根本没和塘主打招呼,直接坐到塘边就开钓。我们知道哪些钓位比较好,因此每次出钓都不会落空。可就在这一天,天气并不坏,我们钓了两个多小时,却无人上鱼,大家都感到很奇怪。这时,塘主来了。大家跟他开玩笑,问他是不是怕我们把鱼钓光,在塘里下了药。他笑了笑说:“药倒是没下,只是下了两张网。”原来前一天下午,村里有人要办酒席,在他家的鱼塘里撒了两张网捕鱼。鱼儿受了惊吓,自然不愿吃食。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塘主的信息来得太迟了!
窝子跑了
又是一次“空军”,而且是别人上鱼我不上。要问是什么原因,我还真不知道。我只知道刚打下窝子不久,就有鱼咬钩,而且是一条大草鱼。可能是我起竿急了一点,它突然受惊,在窝子里猛地一窜,激起很大的漩涡和浪花。虽然大鱼被我制伏了,但此后窝子里就无鱼问钩了。我耐心等待了一个多小时,虽然这期间没上鱼,但我发现窝子前面1米左右的地方经常冒鱼星。我急忙将钩饵抛过去,很快就钓上来一条鲫鱼,随后又接连中鱼。
我终于明白了,刚才不上鱼是因为窝子跑了,仅此而已!
窝子怎么会跑?原来,我用来打窝的饵料是糠饼,这种成块的硬饵在水中能释放出香味,但很难溶散。使用糠饼打窝,鲫鱼、鲤鱼、鳊鱼、鲢鳙都能招得来。鲤鱼啃食糠饼的方式是用嘴去拱,把窝料推离原点;草鱼有时会用嘴叼着糠饼四处游动;它们在中钩后逃窜时会奋力摆尾,易将窝料扫走。有时窝料可能打在了斜坡上,过不了多久就会顺着斜坡滑落到水底。在流水中施钓,窝料还可能随水流慢慢移动。
造成跑窝的原因有很多种,当天的情况可能是草鱼中钩后挣扎摆尾扫到了窝料所致。
提一提钓竿就能上鱼
有一次,我在农村的混养塘里钓鲫鱼。塘里的鲫鱼很大,可就是不爱上钩,个中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非对象鱼太多、太大,窝子一打下去,很快就能看到水面的鱼星像开了锅一样。从鱼星上判断,进窝的鱼儿有时是鲤鱼,有时是草鱼,有时是鲢鳙。为了避开这些鱼,我只能用蚯蚓作饵,因为唯有鲫鱼喜食蚯蚓,其他鱼都不吃,可鲫鱼就是进不了窝。没办法,我只好慢慢等待,等这些大鱼都走了,鲫鱼才偶尔进窝,这样我才能侥幸钓上一两条o可是这种机会太少了,等待的过程也着实难熬,于是我改变战术,把竿子提一提,让浮标露出水面10厘米左右。谁知这一招儿真灵,浮标刚上升就有鱼咬钩。我立即提竿,一条半斤多的鲫鱼被请上岸。以后再出现杂鱼闹窝,鲫鱼不上钩的情况时,我便采用这种办法。虽然不是每次都能钓到鲫鱼,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有成效的。 为什么提一提钓竿就能上鱼呢?
原因是杂鱼占窝时,鲫鱼体小势弱,不敢进窝,只能在窝子上方或周边徘徊。此时钓者若选择钓底,鲫鱼是很难咬钩的。把钓竿提一提,实际上就是使钩饵离底,变为钓浮底。这种技法可用于三种情况:一是大鱼占窝时;二是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鱼群开始上浮时;三是午间垂钓时。
大鱼小鱼,如此分明
老张和老李同在一处野坝钓鱼,他们选择了坝中的一片宽阔水面。这里以前可能是个旧池塘,水深不到1米,到处都是草。两人费了好大劲儿才各自找到一处钓点,钓了大约3个小时,都收获一些鱼。可是很奇怪,老张钓到的全是大鲫鱼,每条均在半斤左右;而老李钓到的都是小杂鱼,没有超过一两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两人就地分析起来:论距离,两钓点相隔不到20米;论远近,两钓点都离岸边五六米远;论地形,两钓点同在一侧,都处在一个很好的水草空隙当中;论水深,两人举起竿子看了看,水线长度大体相当。真是不知何故!不过,老李是个细心人,他认为问题可能还是出在水深上,别的可能性,都不大。于是,他拿起自己的竿子到老张的窝子里试钓,这一试还真验证了他的看法——老张的钓点水位要比自己的深10厘米左右。原因就在这里!
水深相差10厘米,鱼的大小就如此分明吗?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夏、秋两季,在那些水深大体一致的浅水区域,往往水深只相差几厘米,鱼情却大相径庭。大鲫鱼就喜欢在稍深一点的地方栖息,在某些时候,水深相差10厘米,甚至会出现有鱼与无鱼的差别。
为什么大鱼都跑掉了
十多年前的一次出钓经历令我终身难忘。那是在一处湖泊垂钓,湖泊的面积并不大,水位也不是很深,湖里全是人工养殖的鱼类。虽然湖泊的质很一般,但里面的鲫鱼数量多且个大,钓起来十分过瘾。那天我虽然获了不少鲫鱼,但脱钩的明显多于上钩的,而且脱钩逃跑的全是半斤以上大鱼。这使我十分懊恼,却不知是怎回事。我钓了这么多年鱼,从没遇见这样的情况,难道真的是运气太差了 回家以后,我一直在找原因 最开始我总是在钓竿上挑毛病,后来转念一想,是不是鱼钩有问题呢?这副线组是我最近才组装的,钩子也是新品牌。我把钩子拿出来仔细端详,乍一看,钩子外表似乎没什么问题,可我掰了一下钩条之后,问题就出现了——这种钩子的钩条很软,稍微一用力就能拉直,难怪一上大鱼就脱钩。大鱼力气很大,挣扎时能把软钩拉直,但是这种钩子的钩条弹性很好,只要鱼一脱钩,马上又能恢复原状,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
原来,这是一种专门用于钓小鱼且能防止大鱼拉断子线的钩子。购买时我没有注意,因此误将它用错了地方。看来,购买钓具时绝对不能相心大意,否则就要吃大亏。
河鱼最遵守规则
深秋,我和老肖同去一条离家较远的河道钓鱼。由于我们对这条河不是很熟悉,一天下来收获不多。但是,我们发现在那里钓鱼的人很多,其中有些人钓得很好。于是,我俩商定改日再来。回家后,我们各自整理钓具,重新购买了翻板钩和最好的糠饼。可是天公不作美,一连20天阴雨绵绵,天气阴冷,路面湿滑,难以出行。好不容易天晴了,我们立即赶到那条河边。可是很奇怪,原本有许多钓鱼人的河边,这次却一个人都没有。虽然钓位任我们选择,可是钓了半天无鱼问钩。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开始还没想通,后来仔细一想才明白。钓谚云:“七上八下九成堆。”河道里的鱼,农历七月在上游,八月在下游,九月就到深潭集中了。时下已经十月底了,那河道又是大河的支流,鱼儿早就跟我们说再见了,只是我和老肖的家离河道太远,所以对此并不知情。看来,河鱼是最遵守自然法则的。
魔鬼塘的秘密
在我单位附近有个鱼塘,钓友称之为魔鬼塘。为什么这么称呼呢?因为在此垂钓有几怪:一是下竿就有鱼咬钩,咬钩的多是半寸长的黄颡鱼,而且这些黄颡鱼又瘦又长,体色泛白;二是这里的鲫鱼很难上钩,就算偶有鲫鱼咬钩也从不送标,而是拖着浮标飞快逃窜;三是在冬季用蚯蚓竟然能钓到鳙鱼,而且鳙鱼上钩率相当高;四是很容易跑窝,往往打窝后没过多一会儿,窝料就离开原点一两米远。大家都不知是什么原因,只是去那儿钓鱼的人越来越少。
后来,大家经过调查发现该塘有两个特点:一是鱼多,不但鱼的种类多,而且密度大,尤其是小黄颡鱼多得惊人;二是塘主投放饲料少,因为塘主家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仅有一位老太太在家留守,既要种菜喂猪,又要喂鸡喂鸭,还要洗衣做饭,实在无暇喂鱼。于是,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塘里食物稀缺,所以打下窝子后会招来群鱼哄抢,连鳙鱼、黄颡鱼都参与其中。
因为缺少食物,黄颡鱼饿得又瘦又白,本来食肉的鱼类也来抢食糠饼。而鲫鱼体态娇小,斗不过草鱼、鳙鱼、黄颡鱼,所以很少进窝,故而很难上钩,即使偶然抢到食物也得飞快离开,所以咬钩后从不送标。在群鱼抢饵的过程中,力大的草鱼和鲤鱼常把窝料拱开,故而经常跑窝。大家都觉得这种解释颇有道理。看来,食物稀缺也是鱼儿不咬钩的原因之一。
灵敏钓组却钓不上鱼
又是一个春日,我和朋友去一处野塘钓鲫鱼。由于季节适宜,且塘中水草丰茂,所以钓点很好找,不一会儿我就钓了二斤鱼。可是,我的朋友却一条鱼都没钓着。我感到很奇怪:他的钓位和我的差不多,饵料和我的一模一样,怎么会不上鱼呢?是不是钓组有问题呢?不会,他的钓组是我昨天亲手绑的上下双坠,那是非常灵敏的钓组,怎么会不上鱼?可事实确实如此。看他求鱼心切,我只好用自己的钓组到他窝子里试钓,没想到这一试,很快就上鱼了。看来还真是钓组的问题!
我把他的钓组提起来检查。这确实是我当初绑的那副钓组,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我想可能是他养的蚯蚓有什么异味,便把他的钓饵拿到我的窝子里去试钓。这一试,我才发现他的水线要比我的长出10厘米。这是怎么回事?用我的钓组在他的窝子里试钓时,水深正合适,用他的钓组到我的窝子里试钓,水线却长出那么多。我想了想,发现问题出在双坠上。正常情况下,双坠的两个坠子都应该是悬起的,而他却把水线放得过长,使上下两个坠子都着了底。双坠着底,钩与坠之间的距离还有10厘米,鱼咬钩的信号怎么会及时传递到浮标上呢?
看来,使用一种新钓组前,必须弄懂它的原理,否则会适得其反,反而抓不到鱼口了
又一个新原因
我和老肖又找到一处野坝,这里也有一个水塘。塘子的水面很宽,水位很深,水草也很多。可喜的是,水里有多处冒鱼星的地方,且全是大鱼星,这说明坝里不但有鱼,而且有大物。我们高兴极了,立即下竿钓了起来。我很快就钓上来一条鲤鱼,老肖也钓了一些鲫鱼,其间还跑了一条大草鱼。我钓的鲤鱼大约有2斤重,体色金黄,肥硕健壮,十分惹人喜爱,就连几个过路人看到了都啧啧称赞。由于当天我们来得太晚,没钓上两小时,天色就暗了,所以只好打道回府,但是我们依然十分高兴,因为我们从这里看到了希望。
过了四五天后,我们又前往那个水塘。谁知这次的情况却令人大失所望,不但鱼不咬钩,而且鱼星也没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直到后来一位农民打这儿经过,告诉我们坝里没有鱼了,叫我们不要钓了,我们才打听出其中的原因。原来,前些天我们在此钓鱼,被村里几个年轻人看见了。他们知道坝里有大鱼,第二天就在坝里下了药,把鱼都毒死了。
在野外水域,电鱼、毒鱼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已经成为鱼儿不上钩的一个新原因。在此笔者要呼吁大家,一定要爱护我们身边的鱼水资源,这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